在合同簽約過后,正常的邏輯就是大家都按照合同約定辦事,將各自的責任和義務履行好,這樣大家都好。但是,在合同簽約之后,不管你是電子合同簽約,還是紙質合同簽署,在存在糾紛的時候,如果私底下溝通無法得到解決,那么就得通過法律訴訟的方式了,律師函這時候就很常見。
在接到律師函的時候,尤其是電子律師函,我們應該如何判斷這個律師函的真假呢?
電子律師函與紙質律師函相比,在確認律師函中的律師事務所主體、受送達對象信息、基本事實以及律師意見后,必須確認電子律師函中簽字或蓋章的真實性,就是電子簽章的“可靠性”。
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,信息的存儲、發布、驗證等環節均需要在網絡上實現。電子律師函簽章采用電子化簽名形式,依托數字證書,以此辨別數據簽署人的身份,表明簽署人對數據信息的認可,使得數據信息具有易驗證性和不可抵賴性的雙重特性。
CA機構,以《電子簽名法》為依托,以電子簽名和電子認證技術為手段,以各類活動、行為中產生的電子簽名記錄為依據,提供基于電子簽名的電子證據的采集、處理、取證等服務,為相關活動、行為的存在、參與各方實體及操作內容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電子簽名驗證服務。
因此,在收到電子律師函后,可以通過認證機構(CA)頒發的數字證書,查詢電子簽章的真實可靠性,以此來辨認電子律師函的真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