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數字化辦公浪潮中,人們簽約的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,過去采用紙質合同簽約,而現在更多的在用電子合同簽約的方式,來完成各項商務合作。
在電子合同簽約過程中,為了更好的使用電子合同簽約,保證合規順利的簽約進行,對"電子版合同"與"電子合同"這些常被混為一談的概念要弄清楚。
雖然,這兩者之間只有一字之差,但實則二者存在本質差異。前者是紙質合同的數字影像化,如掃描件或照片,后者則是基于區塊鏈、電子簽名等技術構建的新型契約形態。
傳統紙質合同經過掃描、拍照形成的電子版,本質上屬于"數字復印件"。若采用"打印-簽署-再掃描"的流轉方式,不僅效率低下,更暗藏法律隱患。
真正的電子合同具有三大法律要件:其一,采用符合國家標準的電子簽名技術,確保簽署人身份真實可追溯;其二,通過時間戳、哈希算法等技術手段固化合同內容,任何篡改均會被系統捕獲;其三,全流程線上簽署,云端實時存證,形成完整的證據鏈。
從法律層面看,《民法典》第469條明確將數據電文納入書面合同范疇,但特別強調需滿足"可隨時調取查用"的條件。電子合同通過區塊鏈分布式存儲技術,實現了比紙質檔案更安全的證據保全。而普通電子版合同因易篡改、難鑒偽,在司法實踐中往往被要求補充其他證據。
作為全證據鏈電子簽名領先者,簽盾致力于為企業、政府及個人用戶提供安全合規、高效便捷的數智化電子簽名解決方案,已服務了超過100000的用戶,覆蓋30多個行業、超過100個細分領域。
一字之差,差之千里。選擇合規的電子合同服務,既是效率革命,更是法律風險防控的關鍵舉措。